2022(1):1-2.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1
摘要:“现代生死学”从傅伟勋先生提出开始,至今已走过近三十年光景,但是,生死学作为华人世界独特的学术研究,迄今为止仍未获得犹如哲学、文学、史学等学科一样的学术地位和认可度,在中国内地,生死学更是少数学者在特定学科范畴之下从事的颇具个性的学术研究,总之,生死学尚未登上普遍承认的学术大雅之堂。回顾生死学从创立到其发展的三十年历程,中国台湾两位知名生死学专家钮则诚先生、尉迟淦先生可谓见证和亲历了台湾生死学的兴起与发展之过程,并且直接参与了台湾生死学的建构、台湾生死学研究机构的建设和领导,亲自参与了台湾生死教育的研究与推广,对于两位前辈专家而言,生死学不光是他们的研究专业,更是他们人生实践与个人履历的精神内核。两位专家围绕生死学、尤其是华人生死学创立的缘起、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可能走向等,向我们系统地展示了新生的生死学经历的遭遇与真实处境。其中,对于生死学的独立学术地位,以及华人生死学的理论建构等遇到的质疑与问题,例如生死学是否应该成为具有普遍性的、统一的、独立的学术研究部门,还是仅仅作为一种“虚学”、可各自表述、分途发展?这里面似乎存在着较大分歧。生死学到底应该谋求怎样的发展路径与未来出路?如果生死学是华人地区的地方性知识,那么,它的共识性再强,也不可能超出华人文化而被更多的非华裔所承认,如此一来,生死学要成为独立的学科与现代学术体系的一脉就有相当大的难度。而当我们谋求生死学成为现代分科治学中统一的、独立的、完整的学科时,生死学应该研究什么、生死问题是否真的可以被人完全知晓等,这些问题又会成为十分棘手的难题。生死问题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不容易回答的问题,生死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呈现出来的差异性和多元性似乎又让我们难以简单地把某一种答案或者看法当成是唯一的生死学真谛。因此,在走向现代生死学的建构过程中,绝对主义倾向与相对主义倾向难免会成为某一种研究的底色或立场。如果现代生死学要成其为学,适当的绝对主义倾向,或者说趋向生死问题真理相关的系统研究仍然是它走向学术独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我们在探索生死问题的真理之时,适时承认任何学问都是建立在探索者信奉的价值观、世界观、文化观底色之上的,那么,对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结论就不算什么奇怪的事情——重要的是,不同学者都可以就一些共性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或者答案,而最终人们选择相信什么,这取决于许多因素,而真理性或许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2022(1):3-19.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2
摘要:
2022(1):20-35.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3
摘要:
2022(1):36-47.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4
摘要:害怕死亡是常见的人类心理现象,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是其中两种比较常见的情形。 死亡焦虑通常与人的价值观以及个人信念受到死亡威胁或颠覆有直接关系。死亡恐惧是由于受到了死亡相关事物、事件等具体对象的刺激,从而即时引起了剧烈的恐惧心理和不适感等状况,它常常伴随着身体的僵硬、冒冷汗、躲避等生理反应。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不同,无论是二者的性质、害怕死亡的程度、各自害怕的对象,还是它们存续的时间长短、以及与令人感到害怕的对象之间的关系等,都是不同的。死亡焦虑与死亡恐惧概念的进一步厘清和区分,是为了深入研究死亡焦虑问题、区分死亡焦虑的不同类型,以及寻找平息死亡恐惧的方式、建构缓解和转化死亡焦虑的方法。
2022(1):48-62.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5
摘要:“死亡图像”教学活动指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的死亡场景以图像的方式进行描绘的一种情境化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代大学生面对死亡课题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及其死亡认知和态度的二元性结构:想象与事实共在的死亡图像、积极与消极并存的死亡态度以及传统与现代相互交织的死亡观念。通过“死亡图像”教学活动,既可从微观层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死观,又可从宏观层面了解这些生死观背后的文化特质,这对于更好地开展高校生命教育、构筑生命教育的环境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2(1):63-73.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6
摘要:作为人生礼仪的丧祭礼是儒学体系中应对死亡问题的根本资源,是实现逝者善死的“送死”之法。在魂魄生死观的基础上,丧祭礼中既有饰形、藏形之礼,又有安魂之节:前者旨在防止逝者遭受生者厌恶、他物侵食,具有维护逝者尊严的作用;后者意在逐步接引逝者魂灵入庙,从而为其提供归依。此外,丧祭礼又是逝者超越死亡的凭借。其一,丧祭礼是逝者向世人呈现自身价值追求的最后环节,遂在“终始俱善”理念下,它成为逝者成就精神生命、保持君子之名的必要手段;丧祭礼在发挥上述作用的同时,也倒逼逝者生时立德。其二,丧祭礼还依靠“外界监督”“礼仪设置”“生者的超越性需求”等方面,督促生者牢记逝者恩情,从而使逝者价值在家族繁衍中得到延续。
2022(1):74-82.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7
摘要:抗战悼亡诗歌中的创伤体验丰富而真实,既有个人的创伤体验,也有群体的创伤体验。在完形心理的作用下,人们普遍追求民族国家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而现实中的残缺与理想中的完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催生出民族国家生存的焦虑感。在对“是谁造成了我们的创伤?”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归因中,诗人为民众树立了一个共同的敌人,对敌人的仇恨心理激发了民众普遍的民族情感。
2022(1):83-94.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8
摘要:本文以安宁疗护为例,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聚焦“语类”,提出“语类场”、“语类化”等概念,在对这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其与社会学家P.Bourdieu所言“惯习”联系起来,阐释了这些概念在中国大陆安宁疗护中的实际呈现,并讨论了安宁疗护语类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场域的要素及其关系。
2022(1):95-106. DOI: 10.12209/j.hrssx.22120109
摘要:本研究以癌症患者发布在豆瓣网“癌症日记”互助小组的网帖为语料,以“主题导向的话语分析”为方法,考察癌症患者的期望话语表达,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生死观念。研究发现患者表达了五类期望:即生的渴望、正常生活轨迹、顺其自然、人际联结、减轻家庭负担。大部分癌症患者仍对病情好转抱有期待,在接受癌症可能无法治愈的事实与渴望生存之间摇摆,其话语表达呈现矛盾性。从生死观念来看,患者的期望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只谈生不谈死”话语惯习的影响,距离公开讨论自己的善终问题仍有较大差距。 不过,部分患者对癌症激进疗法的排斥以及对缓和疗法的偏好与安宁疗护理念相吻合,这表明新的生死观念与传统话语惯习之间亦存在对话空间。基于话语分析结果,研究对面向癌症患者的社会心理支持提出了实践启示。
2022(1):107-125. DOI: 10.12209/j.hrssx.22120110
摘要:目前,移植器官短缺,供需差距失衡仍是全球器官捐献与移植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 把器官捐献宣教列入安宁疗护服务内容的做法在国外已有诸多实践。器官捐献是我国《民法典》赋予公民的一项自主选择的权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临终者的价值感和尊严感,为其提供更为人性化的临终关怀服务,并对其家属和社会构成一种反向关怀,也是对患者医疗自主权的尊重。同时,安宁疗护工作者具有良好的人文关怀素养,结合其工作职责和角色立场,更易在家属沟通的合适时机引入器官捐献谈话并站在患者和家属立场,不以“劝捐”为目的,而是帮助临终病人和家属获悉法律赋予的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自主做出合适的选择。因此,将器官捐献宣教内容加入安宁疗护服务的做法具可行性、合理性和重要价值。 与此同时,以提升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人文关怀和医疗服务质量为出发点和共同目标,逐步建立安宁疗护和器官捐献两个专业领域在学术交流,互促培训,实践协同等一系列的机制,增强两个领域的相互信任和协同能力,以实际行动为完善临终患者的服务内涵,促进两个领域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协同发展开展更多的探索、研究与实践。
2022(1):126-143. DOI: 10.12209/j.hrssx.22120111
摘要:
目的:调查澳门某医院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及照顾临终病人经验现况,以探讨其对他们之影响。 方法:采用横断面结构式问卷对护士进行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社会人口学分析及推论性分析。 结果: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总平均分:125.4±17 分,在各维度最高分是死亡思考表达能力 21.37±3.68 分,最低分是处理失落能力 11.22±2.01 分。护士年资及照顾临终病人经验等对其死亡应对能力有影响(p<0.05)。结论:澳门某医院护士死亡应对能力呈中等水平,护士死亡思考能力较强,处理失落能力较弱;年龄长、年资高、有照顾临终病人经验的护士在应对死亡时表现较好。建议:多层面探讨护士死亡应对能力;提供舒缓压力支持性资源和增设处理失落能力培训课程。
2022(1):144-165. DOI: 10.12209/j.hrssx.22120112
摘要:目的:对乳腺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问题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探讨死亡在乳腺癌幸存者长期生存的意义,为提高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为乳腺癌幸存者长期护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归纳、总结乳腺癌幸存者主要生活现状及有效干预措施。结果:目前乳腺癌幸存者常见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生理症状、心理困扰和社会问题三个方面。常见的有效干预措施包括运动干预、饮食干预、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和社会支持。结论:目前国内针对乳腺癌幸存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较少,建议进一步开发干预措施,发展乳腺癌幸存者自我管理,提供高质量社会支持,明晰乳腺癌幸存者死亡与生存意义,提高乳腺癌幸存者生活质量。
2022(1):153-253. DOI: 10.12209/j.hrssx.22120113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