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6.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1
摘要:
2024(1):7-13.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2
摘要:
2024(1):14-18.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3
摘要:
2024(1):19-29.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4
摘要:研究旨在讨论临终病人的反向关怀意识和行为。根据对146份访谈资料的分析,临终反向关怀涵盖临终者对家人的深切关怀,比如减轻家人的照护负担,或者道爱、道谢、道歉、道别,同时涵盖濒死之人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关怀,比如关怀医护团队和其他病友,或者提出捐献遗体器官、死后生态葬和从简治丧的要求。由此认为,临终者的反向关怀意识和行为可以作为临终关怀事业理论建设和实证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4(1):30-40.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5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的慢病高发,老年人对安宁疗护服务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护生是安宁疗护高质量开展的生力军,如何培养护生安宁疗护认知素养及技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多种方式,调研分析当前护生在安宁疗护的认知素养及从业意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解决建议。
2024(1):41-60.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6
摘要:在临终安宁疗护的临床研究中,尤其是在心理精神层面,自我感(sense of self)常被视为一个核心议题。然而,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且对理解临终心理有重要意义的概念——生命历史时序感(sense of life chronology),却鲜少被深入探讨。这两个概念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及其在临终阶段可能出现的紊乱,为研究临终过程中心理精神状态的变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作者在安宁疗护临床实践中多年的观察和经验,探索了生命末期患者的自我感与生命历史时序感的交互关系。文章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针对临终生命历史时序感知紊乱的临床调适模式,旨在通过叙事性心理-心性调节,帮助患者重构生命历史的连贯性与时序感知流动性,恢复个体的心理-心性平衡,从而提升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心性福祉。
2024(1):61-75.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7
摘要:死亡意识无处不在, 渗透个体行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死亡反省是个体对死亡的一种积极应对心理, 是死亡心理研究的重要领域, 其对死亡心理积极面的研究做出了较为统一的解释。已有少量研究揭示了死亡反省的积极效应, 这其中包括幸福感, 但在幸福感的大范围内, 以往研究并未探讨与死亡和生命关联较高的精神幸福感。精神幸福感是个人关于自我、社会生活、自然与超自然的幸福体验, 主要涉及个体存在感、生命价值与意义、内在平和、信仰等深层的主观体验。本研究通过探讨平衡时间洞察力和存在性感恩的链式中介作用,解释了死亡反省对精神幸福感的促进作用。通过死亡反省个体从死亡聚焦于存在,存在不仅了强调时间平衡的重要性,也强调了存在性感恩的积极作用,死亡反省促进个体实现具有连续性、一致性与意义性的精神幸福。
2024(1):76-82.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8
摘要:在中国人口老龄化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生死观念的建构问题渐次成为社会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当代社会精神交往的重要方式,影像如何书写与传播生死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对大众进行生死观教育的实践效果。基于纪录片、电影、电视剧等不同类型影视作品的文本分析发现,影像文本的生死观表述存在三重维度,即知觉维度、叙事维度和隐喻维度等。三重维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织共现了生死观表达的具象逻辑,为大众生死观的型塑以及学生群体死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视觉媒介支撑。
2024(1):83-91.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09
摘要:西海固与银北地区虽同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但两地汉族民间丧葬文书受各种因素影响仍有较大差异。同样的祭祀对象,侧重点不同;同样的哀祭文体,风格不同;同样的祈祷祀告,范畴不一。就差异产生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三点:一是生活环境,有所不同;二是地域文化,差异明显;三是思想观念,断然有异。
2024(1):92-105.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10
摘要: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安宁疗护、缓和医疗等新兴理念逐渐在国内得到重视和推广。“死亡”这一传统禁忌话题正在经历着从被暗示到被言说的变化,死亡话语相关研究逐渐兴起。本研究聚焦安宁疗护医疗情境中医护人员的死亡话语素养,选取北京市某安宁疗护示范基地所在医院为研究场景,通过社会语言学民族志研究方法,观察和收集疼痛科门诊医生与癌痛、老年患者之间的会话录音和录像。按照会话分析传统对数据进行转写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医护人员的死亡话语素养主要表现为出诊时与患者开展生命关怀谈话。语料分析进一步显示,医生通过实施“观点展示三步法”来开展生命关怀谈话,践行死亡话语素养。该模式呈现了在医患互动中由医生发出的三个行为序列:邀请患者展示观点、医生给出回应和评价,以及医生展示生命关怀观点。鉴于“邀请患者展示观点”是三步法中最重要、最基础,也最具有挑战性的行为,本文进一步重点论述了邀请患者展示观点的具体实施途径,详细阐述了直接邀请和间接邀请的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对探索医护人员死亡话语素养的提高、改进安宁疗护门诊医患沟通质量,以及从整体上推进生命关怀与教育的开展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2024(1):106-115.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11
摘要:意大利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探讨了语言与死亡之间的否定性关联,主要通过“声音”(Voice)这一概念来建立联系。他认为“声音”不仅是已存在的声响与未被理解意义之间的桥梁,更是语言生成的根本结构,因此体现了语言的否定性。在此理论框架下,“声音”的发生与消失与人的生存及其终结于死亡的沉默相似,呈现出与死亡相仿的逻辑结构。此外,“声音”的逻辑学维度进一步揭示了其伦理学意义:我们的语言寻求包含他者“声音”,并在此过程中接纳他者的死亡。
2024(1):116-126. DOI: 10.12209/j.hrssx.2024063012
摘要:目的 通过对死亡教育相关英文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揭示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 选取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自建库以来——2023年6月收录的死亡教育相关文献为数据源,采用Cite Space 5.8.3R3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评估其在作者、国家与机构、期刊、关键词等指标中的特征。结果 共检获相关文献438篇,死亡教育相关研究呈持续增长态势,美国是发表文献总数最多的国家;从关键词词频来看,全球死亡教育领域主要以医学生、护生、医护人员、癌症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近几年逐渐扩展至社会公众。有针对性、多元化的教育方法是未来该领域研究的热点。结论 近年来死亡教育相关研究仍是热点主题。未来可加强跨国家、跨区域、跨机构、跨学科之间的合作,相互借鉴,开展本土化死亡教育研究,共同致力于大众积极死亡观的形成,做到“直面生死,春暖花开”。